法相山全球資訊網

法相山全球資訊網 - 悲智雙運、福慧人間

慈智法師心語   釋說心語 傳承祖師公案   修心小品
善之生活篇 善之教育篇 善之家庭篇 善之職場篇 集資淨障篇
 三千佛法會 禮拜三十五佛  地藏王法會 慈悲三昧水懺 大乘八關齋戒  朝山轉法輪   浴佛法會   佛一法會   禪一法會   樂活農場
法相之友導讀 當下善轉讀者分享 半日體驗課分享
關於我們

離苦得樂

  每一個人都想要離苦得樂,這是自然而有的心態。每一個生命體有權利、有能力離苦得樂,但是必須要在符合實際情況下去追求,否則一切付出都是枉然。從人類有歷史以來,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快樂,但是到底什麼是「符合實際情況」下追求的真正快樂呢?快樂有兩種層次:一個來自於「身」,一個來自於「心」。一般來說,我們所追求的幾乎都是侷限在身的層次,所獲得的快樂也很短暫有限;例如追求名利錢財。如果它是真正的快樂,那越有錢的人應該越快樂,富人就不可能會自殺;但是很多有錢人還是跑去自殺,就像香港很有錢又有名的明星張先生就跑去自殺啊!可見越有錢的人不一定真的越快樂!同理越有名的人也不一定越快樂;沒有名的時候希望人氣越旺越好,可是真正出了名的明星外出時,又是戴帽子又是戴墨鏡,就怕被別人認出來;這不是很顛倒嗎?一開始希望大家都認得他,當大家都認識他時,又希望不要被認出!如果我們的快樂只是侷限在這種名聞利養上,那都不符合實際狀況是「顛倒見」,不是真正的快樂!又在追求的過程還會產生種種新的痛苦,例如:讀書時有成績不好的痛苦,成績好又擔心同學會比自己好的痛苦;如果一直都保持第一名,又擔心下學期能不能拿100分的痛苦;如果什麼都很順,男生又有要當兵的痛苦;女生畢業後有要找工作的痛苦,找到工作後又擔心老闆責罵的痛苦;如果一切都很順利,又有找伴侶的痛苦;找到伴侶後,彼此意見不合又是另外一種痛苦;好不容易順利找到好伴侶,可能又有生不出小孩的痛苦;有了小孩又有一大堆養小孩的痛苦;如果小孩很乖巧,又可能有婆媳相處的痛苦;如果什麼都很順,又有擔心老公會死掉的痛苦‥‥‥。天啊!什麼都是痛苦!所以我們應該認清楚什麼叫真正的快樂,才不會茫然的追求!




追求真正的快樂

  以佛家來講,完完全全隨心所欲,讓自己隨時想滿足就能夠滿足的這一種自在境界,才叫真正的快樂!首先必須要瞭解欲脫離的痛苦,不是一種痛苦的感受而已;同樣地要追求的快樂也不是一種快樂的感受而已,因為感受完全是依賴外在的環境。像我現在很熱,如果開個冷氣就覺得很舒服;可是持續吹冷氣又會冷得想加外套,可見空調帶來的感受層次不是真正永遠的快樂。我們要追求的離苦得樂,是來自於隨心所欲的真正滿足自在。凡是讓我們不自在的因緣應該要去尋找、排除。所以佛為我們說苦集滅道「四聖諦」:解釋要脫離的痛苦「苦諦」是什麼,又說這個苦是來自煩惱「集諦」之理;佛說了痛苦之果和痛苦之因「苦、集」二諦之後;佛又說快樂之果以及快樂之因「滅、道」二諦。其實佛陀所說的「苦集滅道」四聖諦,用白話來講就是「離苦得樂」的方法。




因果

  「因果論」非常重要,如果沒有因果論,很難解釋為何要去尋找種種的因緣。大部分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會認為:眼前看到什麼就盡情去享受,幹嘛要尋找它的因緣?要嘛就是因為相信一切東西都是隨著「因緣」而改變,所以有「第一因」的存在。一般而言我們都會覺得每個東西都要有個開始才對,這應該是外道概念串習成功產生的想法。即使現在所看到一切有形色的外在物質,其前因可以追溯到十億萬年前地球剛開始形成的元素或物質,更早還可以追溯到五十億萬年前太陽的形成—宇宙產生大爆炸。如果說大爆炸是全宇宙的第一因,那也很奇怪!因為能量無法負荷才會產生爆炸,就代表有很多能量聚集在一起才會產生無法負荷的情況,那麼之前一定有一個所謂能量的因緣,所以它不是第一因!很多外道思想都認為一定要有第一因,好像找到第一因才比較踏實,就有個東西可以掌控你,這可能是因為懶惰的因緣—自己不想思考、懶得做什麼,就讓他人來幫忙你;再加上前世薰習外道這種概念所形成的。其實不一定都要有一個開始,像宇宙來講它就沒有邊啊!如果有一艘太空梭可以一直飛到撞牆的話,請問這個牆壁它是實心的、還是薄薄一片像紙一樣?如果是有厚度的實心,代表後面還有繼續延伸的空間,它就不是邊;如果它像薄薄的一張紙,那太空梭撞到會不會破?會破,代表它還可以再繼續飛過去;如果不會破,為什麼那麼薄不會破?那不是很奇怪!

  從外在物質可以知道:不一定要有第一因;每個東西都有它之前的因緣存在,而且絕對不是單一的因。眾多因緣聚合起來產生的新元素,我們稱它為「果」。這個新元素又會配合其它元素,再產生演變成另外的新元素,也就是一切的果都來自因,一切的因也都是果。快樂和痛苦也是由因緣產生,不要痛苦就應斷絕苦因,要快樂就應累積樂因。而因緣又跟「意樂」有關,與意樂有關的因緣法,我們叫做「業」。因果法有二,其中跟意樂有關的因果變化,就叫做「業果」。




業果特性

  如果動機是善本身就形成善的元素,再配合其它因緣所帶來的果,就會產生正面的利益,即謂「業果絲毫不爽」。而每一個元素配合其它元素之後所產生的新元素,它們的類型必定相同,這叫做「同類因生同類果」。這跟現在科學家所說的基因很相似,基因本身必須相同,因和果的種類必定相同。我們的動機本身也是一種能量,如果是善念,因為「同類因感同類果」;善基因本身不會變,再配合其它的因緣產生另外一個果實時,帶來的一定是利益。至於會獲得什麼樣的利益?又要看很多因緣而定,並不是說我今天布施一百塊,將來一定會得到一百塊的果報;說不定隨著意樂不同,可能獲得更大的利益呢!

  在因果的變化當中,我們要知道幾個原則:
1、不可能是由「常因」而生。
2、一切萬物都有它的因緣,不可能「無因」而生。
3、任何一個果實,都不可能由「單一」的因而產生。
但是當我們煩惱現起時,往往就會陷入這種「執著」—都是你害我的!好像害我的所有因緣就是你;或者強烈喜歡某個東西時—我就是喜歡你!我就是要這個!這都跟實際狀況不吻合。
4、不可能由「異類」因而生。
這裡所指的是主因,而不是次要的隨順緣。像苗的主因是那顆種子,二者的基因必定相同,陽光水分雖是異類因但是屬於順緣;這就是因果論!

  佛所說的教法,就是配合實際狀況的因果論,再加上我們每一個人、甚至每一個生命體都有的離苦得樂想法而有的。有些人可能會認為不應該有離苦得樂的執著,因為佛家不應該有任何執著!這種想法是錯的;或許講「執」這個字更貼切:我們要認知善、認知惡,對善的執取是要有的,對惡的放棄也是要有的;要不然就變成善惡分不清,所以應該要有這種執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