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相山全球資訊網

法相山全球資訊網 - 悲智雙運、福慧人間

慈智法師心語   釋說心語 傳承祖師公案   修心小品
善之生活篇 善之教育篇 善之家庭篇 善之職場篇 集資淨障篇
 三千佛法會 禮拜三十五佛  地藏王法會 慈悲三昧水懺 大乘八關齋戒  朝山轉法輪   浴佛法會   佛一法會   禪一法會   樂活農場
法相之友導讀 當下善轉讀者分享 半日體驗課分享
關於我們

培養愛他心

  諸佛菩薩不斷教導我們「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」。當我們發自純淨的意樂而真正地去愛一切的生命,比愛自己生命還要更珍惜每一個生命;若能以這樣心量去愛他人時,如此既偉大且很難做到的精神,就是一個不可思議的「善因」,它將來所能感得的果報正是不可思議的善果。

  愛心培養的方式大致上分兩者,一者透過觀母、知母的方式去培養愛心。每個人都有前世,這個前世有再前世、前世又有再前世,有那麼多前世是不是代表有很多母親和父親呢?我們每一世的母親或父親,一定是最關懷最愛我們的人;所以是我們真正值得去感恩的人,而這個恩人是永遠要觀功的。既然我們前世的次數是無盡,在路上碰到的每一位,無論是男生、女生、老人甚至於孩童,都有可能是我前世的恩人。我外婆去世時我感到很傷心,如果今天我有神通能夠瞭解外婆的轉世就是某某小孩子,雖然外婆的外表已經改變,但我對於這小孩子的愛以及對今世外婆的愛必會一樣的;我會同樣地愛這個小孩子。今天我們雖沒有神通,可是有理通啊!可以用理由去證明每個人都是我們的恩人。所以走在路上,雖然遇到的是陌生面孔,可是從內心深處去想:這是母親、這是父親、這是恩人;這時雖然他們不認識你,可是彼此間已經沒有任何距離感,你對他的感覺是溫暖的,打從內心喜歡他、關心他,如此就可以對陌生人產生愛心、關懷的心;當然有人會認為:為什麼要這樣去想?其實這就是內心安樂的一種提升與方法。




增長愛他心

  一直以來我們都往外在的物質去追求,反而忽略了內心的提升,這是完全錯誤的。所以有些人會邊說工作壓力很大,同時又跑去跳舞,認為這是可以抒解壓力的方法,事實上這才是真正造成壓力更多的主要因緣之一:因為你不只心疲倦了、身體也跟著疲倦了。但當你真正去觀想、去接受面前的每個人,雖然他們還是那樣的陌生,可是他就是恩人,這時內心會充滿溫暖的;而且你的笑容也會隨時地保持,這是培養愛心的一個方法。再者,以佛教的觀點來說,身和心這兩者是不同的性質。我們的身體會隨著時間而老化,縱使人老化後記憶力會衰退,可是某些情緒卻會越來越敏捷、反應越來越快;可見身和心是分開的。

  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透過反覆的訊息,讓心的力量一直在增長當中。好比看到一個喜愛的事物,你一直緣念它的話,原本只覺得喜歡,後來就會忍不住想要了;這是因為反覆去緣念與串習的原因。但其實東西本身沒變,都是同一個,只是因為一直反覆去想,最後情緒會隨著你反覆緣取而增長。由此可見,當我們能善用串習的力量來增長愛他心時,利他的正能量即能從中而生。




自他相換

  另一個培養愛心的方法,稱為「自他相換」。自他相換並不是把自己換成他人、他人換成自己,而是把「愛己」的心轉移到「愛他」的身上;把原本排斥他人的心轉移到自己的身上。自他相換時,我們要以很正直、理智的想法去觀修,以第三者的角度去看自己和他人:彼此身體的結構都是一致的,所作所為也都是為了「離苦得樂」而作,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標和理想,所以自他沒有任何差別,只是外表上有些不同而已。而且真正的「自我」在哪裡?以我的角度來講,我認為〈我就是自己〉,可是以別人來講〈他又認為他是自己〉,所以根本找不到一個真正的〈自己〉。因此不需要把自我和他人分得那麼清楚,這是自、他相換的第一個重點。

  其次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:以智者來講,什麼是有智慧的抉擇?是犧牲單數去滿足無數的安樂,還是犧牲無數的安樂去滿足單數的快樂?我們知道前者才是智者的決定,可是我們的行為卻沒有真正做到。我們會為了自己,不管別人的處境怎樣地壞、無論別人受到怎樣的痛苦,我都不去在意,只管自己快樂就好。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?就是因為把自己看太重,「愛我執」愛自己愛太重的緣故。我們一直認為愛自己才是真正快樂之道,可是實際上愛自己越深的那個人,造惡的機會就越多;因為他把自己看太重,所以絕對不會站在別人的立場去體諒。這樣的人為了個人的安樂,甚至連有恩惠的父母親都敢殺害,那還有什麼壞事做不出來呢?但他真正快樂了嗎?沒有。其實我們也和這種壞人都有一樣的心態: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快樂而作,從一生下來到現在,都是想自己愛自己,皆用愛我執去尋求快樂。如果這是一個正確快樂之道,今天大家應該越來越快樂。可是人與人接觸時,剛開始聽到的可能是些喜悅心聲,慢慢地當你熟悉他時,卻開始會聽到一大堆抱怨,這是因為人還在痛苦當中,所以再怎麼愛自己、為自己著想,痛苦仍然沒有解決、沒有越來越快樂。所以我們追求快樂的方法要改變,不要把自己看太重,才是一個真正的快樂之道。




愛他的勝利

  從歷史事件可以看到,一個人有豐功偉業或對社會有貢獻,都是跟利他有關係。我們可能會認為:自己的痛苦發生在自己身上,只能由自己來承擔解決,所以愛自己是有理由的!但其實身體是父精母血形成的,只是因為愛我執的觀念一直認為是自己的,因此當身體受苦時才會跟著痛苦。如果不要一直執著於〈自己的身體〉這種概念,你就不會隨著身體而痛苦。正因如此,我們也能反過來分擔他人的痛苦。就好比自己有個非常疼愛的孩子,雖然孩子的身體不是我的,可是當他病痛時,媽媽的心會比孩子的身體還來得痛,這是因為把孩子看太重,把孩子的痛苦當成是自己的。

  或許有人又會這麼想:自己的痛苦就已經受不了,還要去分擔其他人的痛苦,豈不是苦上加苦嗎?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,這是煩惱在欺騙你的一種想法。因為你覺得自己的苦就已經夠苦了、不想去承擔別人的痛苦,你的心力永遠都是狹小而脆弱的,所以遇到挫折就完全禁不起打擊;可是當改變思想模式,提起心力去承擔眾生的痛苦,跟無數痛苦比較之下,個人的痛苦算什麼!因為以無奈的心情必須接受自己的痛苦,才真正讓我們產生苦的感受。承擔別人的痛苦因出於自願,由於有這種心力,而不覺得苦。所以愛他人有理由、愛己是沒有理由的。換句話說:如果真正愛自己,不想要痛苦,就要去愛別人!




真正的利他行

  當你能夠真正地去愛別人,而且這種愛心是比愛自己的生命還要珍惜地去愛護別人,大悲心就會從中自然產生;當然這是要靠反覆地訓練才有辦法的。建議可在每天早上起床時,心處於比較平靜與理智的狀態中,多多地觀想悲心的理由、愛心的內容等,反覆地讓這種愛他的感覺持續;這樣的話,生活便會更溫暖安定。愛心能夠讓四周的人真正體會到溫暖的愛,並引發他們善良的行為。所以先從心念上慢慢地去轉變,真正地從內心發露去愛他人,把一切生命都視為比自己還要重要,從內心去改變。當心念改變後,一切的行為漸漸會隨著思想而改變,這時你的善行便來自於真誠的歡喜心,這才是真正的利他行。